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
协会地址 : 南京市御道街58-2号 明御大厦703室
咨询热线 : 025-84490768、84487588
协会传真 : 025-84487588、84490768
我国对标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差距

2022-04-24 17:29:32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浏览24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后,不少学者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进行了研究。总结起来,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必须具备深度融入并主导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世界性”,行业、技术、产品与组织的“先进性”,拥有完整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系统性”,兼具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的“集群性”等特征。对比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特征,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还存在诸多差距。

1

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深度不够

我国新材料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生产制造的产品逐渐嵌入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中。但是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中深度融入并主导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数量偏少,集群内以生产制造附加值不高的中低端产品的新材料企业为主,缺少像美国杜邦、德国巴斯夫、日本京瓷等具有全球竞争力、掌握产业主导权的领军型新材料企业。集群在全球产业链垂直分工中的地位偏弱,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和非核心地位,在全球新材料产业价值分配中不具备话语权,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此外,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经济影响的地理范围有限,全球市场占有率不高,对全球经济影响力和控制力偏弱。

2

根植于产业集群的内生创新动力较弱

从全球来看,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英国剑桥科技园、新加坡裕廊石化产业集群等是较为典型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这些集群的显著特征是区域内均拥有国际一流的高校及科研机构,科研与产业良性融合发展。反观我国,一流的材料科学创新要素集中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与新材料产业集群在地理空间上结合不够紧密,带来创新与产业交互成本的增加,导致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不足。部分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资源和市场发展起来,缺少强大的科研机构和研发实力作为支撑,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3

产业集群尚未形成上下游联动发展的产业生态

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众多,分布广泛,发展水平和质量存在较大差异。除东部沿海少数新材料产业集群拥有较为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形成了产业链上中下游高度协同、共生发展的生态环境外,大部分新材料产业集群的产业链链条短,上下游衔接不紧密。部分集群缺乏具有引领辐射作用的龙头企业,只是新材料及其相关企业地理空间上的横向集聚。集群内企业联系松散,信息沟通不畅,专业化分工和合作协同程度不高,上下游合作联系较少。部分集群龙头企业带动性不强,产业链整合能力较弱,无法起到引领和带动中小新材料企业发展的作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尚未形成。部分集群主导新材料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关联度低,新材料产业链存在缺失环节,上游资源供给不足,下游应用市场支撑不够,制约了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发展。

4

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未完全释放

我国大多数新材料产业集群还处于数量扩张阶段。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新材料及其关联企业的空间集中产生集聚效应,提升企业效率,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群规模扩张。与此同时,经济活动的地理集中也会产生拥挤效应,带动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上涨,对新材料企业生产活动形成挤出。此外,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还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供贸易信贷等机制降低企业投资或生产门槛,产生低门槛效应,鼓励更多中小企业加入。集群内新材料企业竞争加剧,催生低质低价竞争,导致新材料产业集群价值链低端锁定,危害新材料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拥挤效应和低门槛效应的存在导致处于扩张阶段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无法完全享受集聚效应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