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

公共服务
联系我们
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
协会地址 : 南京市御道街58-2号 明御大厦703室
咨询热线 : 025-84490768、84487588
协会传真 : 025-84487588、84490768
标准解读| 这份产品碳足迹计算的核心国家标准,碳管理人员必须了解!

2025-09-22 09:29:16

来源:标准与标准化技术

浏览489

国家标准GB/T 24067—2024《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是我国首个针对产品碳足迹(CFP)量化的国家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 14067:2018,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补充和调整。该标准提供了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GHG)排放和清除的量化方法、报告要求和指南。

我们从标准使用方(如企业管理者、产品经理、环保专员、咨询机构)的角度,对GB/T 24067—2024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进行解读。


一、这份标准是什么?

简单来说,这是一本 “产品碳足迹计算说明书” 国家标准。它告诉你:

  • 算什么? 你的产品从“摇篮到坟墓”(原材料、生产、运输、使用、废弃回收)整个生命周期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量。

  • 怎么算? 提供了统一的原则、方法和公式,确保大家算出来的结果可以比较。

  • 算完之后怎么办? 指导你如何形成一份专业、可信的报告,并可能用于对外声明。

它的核心产出是一个数字:XX kg CO₂e / [功能单位] (例如:500 kg CO₂e / 台冰箱)。


二、为什么要用这个标准?(价值与驱动因素)

使用这个标准不是一项纯粹的合规成本,而是一项战略投资,主要带来四大价值:

驱动因素
对企业的核心价值
应用场景举例
政策与法规规避风险,抢占先机
应对国家/地方碳足迹核算要求;应对欧盟CBAM等绿色贸易壁垒;满足招投标中的环保要求。
市场需求提升品牌,赢得客户
响应下游客户(如苹果、特斯拉等大型企业)对供应链的碳数据要求;为消费者提供低碳产品选择,提升品牌形象。
内部管理降低成本,发现机会
通过分析碳足迹,发现高耗能环节,优化工艺、降低能耗和成本;指导研发部门设计更低碳的产品。
融资与投资获得青睐,提升估值
ESG(环境、社会、治理)投资日益主流,良好的碳管理表现更容易获得绿色信贷、吸引投资。

三、我们应该怎么做?—— 核心实施步骤(行动指南)

整个流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大阶段,清晰地展示了从准备到声明的最佳行动路径:

阶段一:准备与规划(最重要!)

  1. 明确目的:是为了应对客户要求?还是为了内部降本增效?目的决定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2. 成立团队:需要组建一个跨部门团队,包括生产、采购、研发、环保、财务等。

  3. 确定产品:选择一个有代表性或战略意义的产品作为试点。

  4. 界定范围

    • 功能单位:想清楚你的产品“功能”是什么?是“制冷1升水1小时”还是“包装1公斤食物”?这决定了比较的基准。

    • 系统边界:画一张产品生命周期的流程图,确定要算哪些环节(通常是全生命周期)。

    • 取舍准则:定一个规则,比如“影响小于1%的环节可以忽略”,提高效率。

阶段二:数据收集与计算(最繁琐!)

  1. 收集数据

    • 原材料上游生产的数据(如:供应商不提供,则需用数据库中的平均数据)。

    • 电力的排放因子(可采用国家或区域电网公布的平均值)。

    • 生产阶段:电、天然气、蒸汽、燃油等能源消耗量;原料投入量。

    • 公司车辆运输:柴油、汽油消耗量。

    • 初级数据(优先!):来自企业自身的活动数据。这是最体现你公司实际情况的数据,也是最有价值的。

    • 次级数据(补充):当你无法获取初级数据时使用。

  2. 选择排放因子:将活动数据(如耗电量)转换为碳排放量,需要排放因子。标准附录F提供了常见温室气体的GWP值。

  3. 计算:使用标准中提供的公式进行计算。核心逻辑是:
    碳足迹 = ∑ (活动数据 × 排放因子 × GWP值)

阶段三:报告与解释(体现专业性!)

  1. 撰写报告:按照标准第7章和附录G(模板) 的要求,编写《产品碳足迹研究报告》。报告必须透明,写清楚所有假设、数据来源、局限性。

  2. 分析结果:找出碳足迹最大的“热点”环节(如:生产耗电、某种原材料、运输过程)。这里就是未来减排的重点和降低成本的机会!

  3. 不确定性分析:说明哪些数据质量高,哪些数据估计成分大,让报告更可信。

阶段四:评审与应用(实现价值!)

  1. 鉴定性评审:如果碳足迹结果要用于对外宣传或比较,强烈建议请第三方机构进行评审(见标准第8章),以增加公信力。

  2. 应用结果

    内部:指导研发、优化工艺、优化供应链。外部:制作环境产品声明(EPD)、回应客户问询、用于市场营销(需符合ISO 14026等声明标准)。


四、给使用方的关键提醒(避坑指南)

  1. 不要试图追求完美:100%准确的数据几乎不存在。遵循标准,做到准确、透明、一致即可。重要的是趋势和比较。

  2. 初级数据是核心竞争力:自己测量的数据比用数据库的通用值更有价值,更能真实反映你的水平,也更能找到准确的减排点

  3. 关注“热点”:80%的碳排放通常来自20%的环节。抓住主要矛盾,不要纠结于细枝末节。

  4. 软件工具是好帮手:考虑使用LCA(生命周期评价)软件来管理数据和进行计算,能大大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5. 提前与供应链沟通:越来越多的碳足迹来自于上游供应链,提前与供应商沟通,要求他们提供数据,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总结:
GB/T 24067是企业迈向低碳时代的
必备路线图和通用语言。它不仅能帮你应对外部压力,更能帮你从内部发现降本增效的“金矿”。早学习、早实践、早积累数据,将在未来的绿色竞争中占据绝对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