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牵头修订的ISO 16650:2025《胎圈钢丝》(Bead wire)正式批准发布。

该标准于2023年6月正式立项,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以下简称信息标准院)专家承担工作组召集人、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专家担任项目负责人,同时联合国内外相关专家共同起草。本标准研制过程中,各国专家针对胎圈钢丝的抗拉强度级别、镀层类型、扭转性能、粘合力试验等内容进行多次研讨,最终达成标准技术共识。该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金属制品领域国际标准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胎圈钢丝是一种以高碳钢盘条为原料、表面镀有镀层的钢丝,是轮胎的主要金属骨架材料,主要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飞机等轮胎。随着轮胎生产工艺技术的进步,使用方在轻量化、低滚阻、高寿命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从而对胎圈钢丝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此次修订以我国胎圈钢丝国家标准为基础,依托国内企业研发、生产和检测中积累的技术数据,增加了更高级别抗拉强度,删除了纯铜的镀层类型,更改了屈强比、扭转性能要求和粘合力试验方法等内容,满足市场和行业发展对胎圈钢丝的新需求,为规范胎圈钢丝的生产和贸易提供技术保障,推动我国先进产品“走出去”。
作为ISO/TC17/SC17的秘书处承担单位及国内技术对口单位,信息标准院始终致力于为国内企业、专家搭建与国际组织沟通平台,组织国内专家团队积极参与金属制品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向国际输出更多中国智慧。同时,为中国企业了解金属制品国际标准发展方向、参与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为提升我国金属制品领域国际地位、为我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