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银企对接暨绿钢认证推进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由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联合主办,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行承办,河北省钢铁产业绿色转型联盟协办。大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人行河北省分行、省工信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2023-2024 年版)》,借助转型金融的政策支持,把握绿钢认证的时代机遇,推动转型金融政策尽快落地,扎实推动河北钢铁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推进河北钢铁高质量发展。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宋向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行行长李刚,河北省工信厅钢铁处处长张晓辉,节能处处长郭瑞,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金融研究处副处长高东胜,河北省钢铁产业绿色转型联盟秘书长、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助理付静等领导莅临大会。政府部门、钢铁行业企业、金融机构、研究机构、高校、技术供应商代表等近200人参加了此次大会。张晓辉处长主持本次会议。
宋向党副厅长发表致辞。他表示,召开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支持方向,创新支持方式,特别是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给予钢铁企业更多更强的金融赋能。他介绍,去年以来河北省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产业高端化持续推进、产业智能化加速发展、产业绿色低碳基础逐步夯实。他指出,为实现钢铁行业碳中和,河北需要投入约4万亿元,如果仅仅依靠钢铁行业本身来完成这一任务,将很难实现。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牵头,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支持配合,2023年底出台了《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2023-2024年版)》。他介绍,2024年河北省工信厅将全力推进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加快推进政策落实;二是加快推进创新发展;三是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四是加快智改数转;五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张龙强院长在致辞中指出,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投入巨大成本,使整个行业的清洁生产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但由于产业特性及规模总量,钢铁行业CO₂排放总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5%左右,依然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活动面临着巨大的资金需求。河北是我国钢铁产业的重要集聚区,也是钢铁产业低碳转型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他建议,2024年需聚焦转型金融和绿钢认证,一是充分发挥转型金融的资金支撑作用;二是充分发挥绿钢认证的目标引领功能。健全规则标准、推进绿钢认证、推动结果采信,打通河北绿钢认证全链条。他表示,信息标准院将充分发挥转型联盟理事长单位作用,汇聚钢铁领域各方资源,按政策要求,在转型企业前置辅导、转型方案第三方评估、配套融资方案制定、以及企业信息的持续披露等方面,提供全过程服务支撑,推动《工作指引》落地落实、落细,促进河北钢铁绿色低碳转型。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钢铁处处长张晓辉主持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还邀请来自金融机构、转型联盟、研究机构的领导和专家作主题报告。
高东胜副处长介绍《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
付静秘书长介绍了2024年河北省钢铁产业绿色转型联盟工作计划。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认证业务负责人任翠英作《绿钢认证助力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报告。
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公司部副总经理赵发友发布中信助力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发展服务方案。
本次会议还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交流发言。
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碳顾问高爽作《钢铁行业低碳数智化转型》报告。
河钢集团资产财务部总经理王陇刚作《河钢集团低碳转型及融资需求》报告。
河北太行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昆作《太行钢铁转型金融工作有关情况》报告。
唐山东华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融资部经理王志博作《东华钢铁转型金融工作有关情况》报告。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明确了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的政策依据和实现路径,采用绿钢认证手段,实现银行和钢铁企业精准对接,将有效推动金融支持河北省钢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