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梅钢设备系统紧紧围绕公司“研发引领、深耕市场、精调结构、极致降本”的经营方针和“修炼高超的设备管理能力”的要求,聚焦“经济维修、协同增效,源头减量、极致库存”群策群力,精细管理促降本、创新思维保增效,全面提升设备管理能力与资源效率,以极致思维和作为助力公司渡越钢铁冰川。
1完善管控责任体系
在2022年工作的基础上,梅钢坚持“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做好费用管控,完善“网格化”指标责任,建立并落实层级管控与评价。
跟踪各项费用的消耗情况,对做得好的单位进行绩效激励;将年度预算调整为总费用管控,引导生产厂自行针对性、价值化维修费投入;开展“区域负责、专业服务”走访,结合重点产线和实施时间窗口进行策略投入评审,做好重点产线和重大事项的策略投入。
经过全系统努力,2023年1~6月全口径设备管控吨钢费用较2023年挑战目标低46.44元。
2优化维修策略
梅钢以行业内优秀企业为标杆,建立长效、稳定的对标工作平台和渠道,学习借鉴其在维护管理、控费降本方面的有效做法,挖掘降本改善点。
各工序聚焦同类机组开展指标提升,找到改进方向及措施,形成对标改善点20个,落实项目化推进;系统审视、科学推进设备检修模型优化及检修项目周期延长工作;在科学评估保障安全同时做好过程管控与风险预案,截至6月,优化修订延长周期标准项目22468条。
3提升极致成本能力
梅钢坚持价值导向,以“每位员工都是价值创造者”的理念,引导发动设备系统全体员工全力以赴、快速行动。
深入开展自修备件、自力检修、自力检测、自主编程的“四自”降本,各单位组织力量,建立工作机制,发挥技术人才作用,提升自有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维修费消耗,1~6月合计各单位“四自”专项行动降本增效1872.6万元。
优化库存结构,盘活机旁库存。通过控源头、管过程、调结构、控增量,不断完善库存结构。截至6月底,采购资金占用同比降幅36%。长龄备件利库完成年度目标的161%,长龄库存占比完成10%以下控制目标。
4多渠道源头降本控费
梅钢开展进口备件国产化替代工作。通用类聚焦非关键、不影响主线生产的备件,经评估后实施替换;专用类成立专项技术攻关小组共同推进,截至目前,热轧厂、炼钢厂、炼铁厂共计完成备件国产化16项。
推进委外业务优化。按照“检修供应商战略化”的思路,研究委外业务整合、集聚,体现规模与协同效益。
协同生产工序降本增效。聚焦节能降耗,提升发电量、蒸汽量,提升产品质量、成材率等方面,共实施降本增效项目41项。
面对严峻的钢铁行业形势,梅钢设备系统坚持管好设备服务生产、控好设备应对市场。未来,在“智慧化、可视化”工作的推动下,设备系统将持续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探索设备的预知状态维修,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维修投入,在“冬炼”中补短锻长、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