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以下简称:信息标准院)主办、本钢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年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冶金智能制造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年会在辽宁本溪顺利召开。
信息标准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工作组组长徐金梧,本钢数智化部总经理高秀敏,以及来自鞍山钢铁、本钢集团、兴澄特钢、马钢集团、福建三钢、江苏永钢集团、江苏镔鑫钢铁、济源钢铁、上海宝信、北科大、东北大学、中冶赛迪信息、中冶京诚、中冶南方、中冶设备、华为、中控技术等20余家钢铁企业、科研院所、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30余位专家代表出席此次会议。 会议照片 张龙强院长致辞 张龙强院长为会议致辞。他表示,钢铁行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交汇期,智能制造已从"试点示范"全面迈入"深化应用"的新阶段。截至2025年9月,工作组已统筹推进155项智能制造领域相关标准,全面覆盖智能装备、数据管理、流程管控等全产业链关键环节,标准供给能力持续增强,为行业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张龙强院长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强化体系协同,针对智慧炼钢、废钢智能工厂等重点场景,加快在研国家、行业标准的研制,推动已发布标准的宣贯落地,形成"研制-应用-评估-改进"的闭环机制;二是深化国际合作,以 ISO 21763 国际标准为突破,推动更多中国经验转化为国际规则,助力"标准走出去";三是激活数据价值,围绕数据要素确权、流通,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关键问题,构建适配行业特点的数据标准体系、大模型标准体系,支撑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工作组组长徐金梧回顾了工作组六年来的重点工作,肯定了取得的成绩,同时感谢各位委员和委员单位的付出,对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给出了提升建议,也对未来的重点工作方向提出了要求。 工作组秘书长刘斓冰作2025年度工作报告,回顾了工作组2020-2025六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了2025年的主要工作成果,并提出了2026年的重点工作方向。 随后,工作组委员纷纷“建言献策”,为工作组继续发挥行业引领作用提出宝贵建议。会议还对工作组优秀委员进行了表彰。 同期,工作组讨论了《智能制造 钢铁行业术语》国家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这项重要国家基础标准的标准化对象、适用范围、体系结构和下一步推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