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科学技术
联系我们
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
协会地址 : 南京市御道街58-2号 明御大厦703室
咨询热线 : 025-84490768、84487588
协会传真 : 025-84487588、84490768
王秦:以科技创新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07-13 09:02:11

来源: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浏览529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江苏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把数字经济作为江苏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加快建设网络强省、数字江苏、智慧江苏,着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近年来,围绕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江苏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根本动力,把数字技术作为科技攻关的重点方向,依托我省科教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强全链条、一体化创新部署,突出集群式、多方位创新赋能,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增强我省数字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


加强数字技术创新全链条布局。围绕构建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持续加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布局。聚焦原始创新,强化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实施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瞄准量子科技、智能物联、未来网络等领域关键科学问题,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自主选聘科研团队开展长期研究,力争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健全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青年科研人才面向产业发展需要,潜心研究、长期积累,努力实现重大突破。聚焦前瞻布局,强化核心技术的协同攻关,优化完善定向择优、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组织方式,积极探索目标导向的重点攻关任务形成机制,鼓励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构建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第三代半导体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促进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持续涌现。聚焦战略急需,强化科技成果的集成创新,在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中设立数字经济专题,以重大战略产品和战略整机为牵引,推动离散式科技成果转化向产品集群培育转变,带动集成电路、移动通信、物联网等重点产业整体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支撑无锡高新区成为全球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心、南京江宁高新园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未来网络产业集聚区。


推动数字科技资源一体化配置。围绕提升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能级,着力推动平台、基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一体化配置。高标准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推动紫金山实验室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牵头承担国家6G总体技术研究任务。预研建设信息高铁综合试验设施,为“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提供跨域算力调度支撑。成功获批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光电等细分领域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布局建设,形成吸引各类创新要素的“强磁场”。高质量打造数字产业园区,发挥高新区创新主阵地作用,围绕“一区一战略产业”培育,引导园区聚焦数字经济,突出产业特色,加快培育发展新型半导体、物联网、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鼓励高新区加快工业互联网、智能计算中心、绿色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治理现代化水平,夯实数字产业发展基础。高层次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坚持以平台聚人才,依托省产研院、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引进战略科技人才,带动更多数字技术项目落地。坚持以活动引人才,定期组织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等活动,推动我省数字经济与全球创新资源紧密对接。坚持以服务便利人才,推进外国人来苏工作便利化,高水平建设外国专家工作室,助推我省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加快数字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围绕打造数字技术创新主力军,加快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发挥领军企业带动作用,面向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领域,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强政策精准支持,引导领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鼓励徐工集团、中天科技等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开放创新平台、数字资源和应用场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验证示范机会,带动上下游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提升全流程全链条数字化水平。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高企培育“小升高”行动,加强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优化认定管理操作流程,建立省地联动培育工作体系,量质并举壮大电子信息、智能传感器、信息技术服务等重点领域高企规模,目前全省有效期内数字经济相关领域高企数近万家,年销售规模近万亿元,成为推动我省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力军。推动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完善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挖掘、培养、扶持机制,加强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科技创业载体建设,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持续举办“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设立数字经济专项赛,吸引国内外优质创业团队和企业参加,引导金融资本支持中小微企业研发创新,使中小微企业成为数字技术创新的重要发源地。


强化数字技术创新多方位赋能。围绕数字产业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面向实体经济多方位赋能。强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科技赋能,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创新,重点突破核心工业软件、工业操作系统、智能传感器等关键技术,研发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和视频监控系统、建模与仿真软件等自主化产品,加强智能计算、边缘计算等新型算力供给,构建多层次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支撑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加快“智改数转”。强化农业数字化转型科技赋能,聚焦智慧农业和智能农机装备,加强农业大数据、农情立体感知、农作物智慧管理、农业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加强数字农业技术应用推广。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一批专业化“星创天地”,提升信息技术惠农便民水平,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强化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科技赋能,扩大服务业数字技术供给,加强区块链、智能仓储、产业互联网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拓展金融科技、智慧物流、电子商务等应用场景,围绕人工智能、科学数据、碳排放核算与监测等领域,布局建设跨学科、跨领域、多主体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等技术服务数字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