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科学技术
联系我们
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
协会地址 : 南京市御道街58-2号 明御大厦703室
咨询热线 : 025-84490768、84487588
协会传真 : 025-84487588、84490768
【非凡十年·钢铁答卷】钢铁向绿而行奔赴低碳

2022-10-17 14:25:40

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浏览708

2022年9月2日,以“氢启未来”为主题的氢冶金标准联合工作组成立暨首届世界氢冶金技术交流大会在河北崇礼举行。会上,河钢集团展示了其在氢能应用特别是氢冶金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成果。近年来在氢能产业布局上先行一步的河钢,先后在河钢邯钢和河钢唐钢建成了制氢能力为1600标准立方米/小时和1400标准立方米/小时的小型制氢装置,并在河北省唐山市投运一套制氢能力为1000标准立方米/小时的LNG(液化天然气)联产氢气生产装置,目前年产氢气2857吨(约合3200万标准立方米);以河钢焦炉煤气产量70万标准立方米/小时来计算,具备年产约35亿标准立方米氢气的潜力。按河北地区氢气2.3元/标准立方米的价格计算,河钢凭借制氢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7360万元,具备约80.5亿元的制氢创效潜力。

从卖钢材到“卖绿色”,中国钢铁渐渐吃上了“生态饭”。而这,正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佳诠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钢铁工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毅然开启超低排放改造之旅,加快产城融合、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蹚出了一条荆棘载途、艰难拼搏,但又绿意盎然、硕果累累的绿色发展路。

一镜揉蓝浅 钢城“气”质升

煤炭清洁高效燃烧、钢铁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了空气质量改善。

 ——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


“我在首钢园拍到了星轨!”62岁的摄影爱好者张全跃激动地说。在此之前,他只在远离污染源的郊区拍到过星轨。

星轨是恒星持续移动产生的轨道,其拍摄对大气能见度的要求很高。拍摄星轨的位置从郊区变到城区,是北京空气质量改善最直观的表现。而放眼全国,党的十八大以来,空气质量也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善——全国PM2.5平均浓度从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到了2021年的30微克/立方米,2021年优良天数比率比2015年增长了6.3个百分点。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


微信图片_20221017231518.jpg

图为夜幕苍穹下首钢园斑斓绚丽的星轨。

这背后,钢铁工业功不可没。

数据显示,2012年—2021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重点钢铁企业吨钢二氧化硫、烟粉尘排放量降幅分别达到81.41%、63.44%。截至2022年8月25日,已有1.72亿吨钢铁产能完成全过程超低排放改造并通过钢协评估监测公示,钢铁行业基本完成主体改造工程的钢铁产能已近4亿吨。

巨大成绩的取得,贵在行动,成在坚持。

10年来,在“新环保法—达标排放—‘2+26’城市限值排放—超低排放”环保标准逐步趋严的过程中,中国钢铁工业拿出一抓到底的魄力,对污染打出了硬拳头。在技术上,我们围绕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五大重点工序,向新型烟气治理技术研发发起挑战,“只见烟囱不见烟”逐渐成为钢城一景;在管理上,我们灵活运用现代化智能手段,大力推行无组织排放精细化管控与治理,牢牢控制住跑冒滴漏的每一个死角,钢城面貌焕然一新;在物流上,“公转铁”、新能源重卡的大力推广,有效提升了钢铁行业的清洁运输水平,多年来钢铁物流粗放发展的模式得以改变。

尤其是自2019年《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发布以来,中国钢铁工业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世界钢铁史上要求最严、标准最高、规模最大的超低排放改造征程,发展至今,硕果累累。

这期间,一大批不计成本投入、不惧巨大风险、下大决心推进超低排放改造的绿色转型“排头兵”涌现出来。比如,安钢在行业运行困难时期淘汰原有环保设施,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百亿元进行环保提升,成为国内率先实现全流程干法除尘的钢铁企业,环保工作获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的点赞。又如,首钢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啃下一系列超低排放深度治理改造“硬骨头”,旗下首钢迁钢于2020年1月在国内率先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首钢京唐、首钢长钢亦先后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截至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超低排放改造累计投资超1500亿元、逾60%的粗钢产能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这期间,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低排放装备技术孕育成形。逆流式活性炭脱硫脱硝技术、高炉煤气干法除尘、高炉煤气“水解催化+碱洗中和”工艺等一批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钢铁超低排放治理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中国钢铁正在引领世界钢铁绿色低碳革命。

这期间,我们的付出很多。巨额投入自不消说,据专家统计,一个具备国内先进环保水平的500万吨级钢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一次性建设投资约20亿元,环保运行成本也将较改造前提高近100元/吨钢。广大钢企在超低排放攻坚战中展现出的智慧、勇气、远见和定力,更是凝聚成一股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钢铁精神,不断积蓄中国钢铁战危脱困、应对全球能源及环境挑战的实力和底气。可以说,蓝天保卫战的战斗英雄,中国钢企当之无愧。

我们取得的成效也很明显。自2015年大范围开展烟气脱硫和除尘改造,2019年开展烟气脱硝治理、无组织排放治理、清洁运输改造至今,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吨钢利润由2015年的净亏损转变为2021年的净盈利411元。以首钢迁钢为例,实现超低排放后,虽然新增了约30元/吨钢的运行成本,但减少了停限产损失(即便是以今年前8个月吨钢利润59元的超低水平进行估算,一家千万吨级钢企的日停限产损失也达到了80余万元),减免了每年1000多万元的环境保护税,享受了差异化电价政策,是亏是赚一目了然。客观数据表明,环保做好了,不仅不会形成成本负担,反而会对企业盈利能力形成有力支撑。

……

10年来,我们污染的门越关越小,绿色的门越开越大,“气”质飞升,中国的天蓝得更透、更深。

资源变宝贝 钢企治污创效有奇招

坚持把节约资源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提高能源、水、粮食、土地、矿产、原材料等资源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2022年9月6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时强调

灰白的墙面、波浪状的墙体……近日,一批3D打印核酸采样房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乐余镇等点位亮相。这些核酸采样房是由钢渣废弃物研磨调制的“油墨”打印出来的,在解决钢企钢渣处理难题的同时,基本实现了产品全流程绿色生产。

千万吨级的钢厂,地上地下无一处排水口,每年上千万吨废水无一滴外排。自今年5月份投运以来,中冶赛迪总承包建设的国内首个分盐结晶废水零排放项目在中天(南通)绿色精品钢基地取得了废水零排放、废弃物不出厂的生态效益,每年可以减排1200万吨废水。经“分盐结晶+废水零排放”处理后,偌大钢厂产出的废水摇身一变,化为一袋袋纯度达到99%以上的工业盐,日产量为20吨,销路很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惊心动魄的武汉保卫战中,中国宝武武钢气体挺身而出,满足了武汉市一半以上的医用氧需求,“与子同袍”的钢铁温度有目共睹,让社会对城市钢厂有了新的认识。截至2020年底,武汉市20%的建成区面积已建成海绵城市,5年前成为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时定下的阶段性目标达成。这背后,中国宝武武钢等钢企的支持举足轻重——大力推动冶金渣材料服务于海绵城市建设,积极承建“海绵”项目,产城融合、生态赋能的钢铁活力引人瞩目。

2018年4月,全球首个利用高炉尾气生产高蛋白饲料项目在首钢京唐所属的新能源科技公司首钢朗泽公司投产;同年5月16日,首钢朗泽公司4.5万吨/年工业尾气生物发酵法制燃料乙醇项目在首钢京唐调试成功,钢铁工业尾气高效清洁利用有了新途径。

2016年12月,毗邻湛江钢铁的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建,2020年6月正式投运。钢企与石化企业毗邻而建,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循环经济形成优势互补。在具体操作上,湛江钢铁的煤气供中科炼化用来制氢,而中科炼化则将同等的热能供给湛江钢铁。氧气、氩气、氮气设施由湛江钢铁统一建设,利润由两家企业共享。这种模式极大地减少了工程投资和企业运营成本,有效降低了整个社会的环境负荷,经济、环境效益俱佳。


微信图片_20221017231527.jpg

图为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俯瞰。

2015年底,国内首条全钢渣市政路建成,路基和路面材料全部采用太钢的钢渣新产品,成本较天然石料节省20%以上,抗磨损性能和车辙动稳定度较传统材料高2倍以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钢企高效回收利用各生产工序余热余能,在自发电率逐步提高的同时,还打造了“工厂—城市”绿色供暖循环链。发展至今,几乎全国所有钢厂都承担着利用余热为城市供暖的重任。

……

顺着时间发展的脉络一路回望,10年来,中国钢铁行业追求极致能效,“点废成金”、变废为宝的神奇故事层出不穷。一系列“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在广大钢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的扎实行动中,走出了自己的“花路”。它们或被拿来二次利用,或被用于能源转换,在为钢企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促使物质和能源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间转化、循环,进而优化了整个产业链,实现了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也进一步证明,钢铁产业是重化工业中为数不多的有能力带动整个工业产业链绿色发展的产业之一。

厂区变景区 “工业伟力”与“生态和谐”交织


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从这一意义上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

天高云淡,绿树葱郁,空气清新,硕果盈枝。秋季的钢城美景,沁人心脾,令人陶醉。你若叹这美景易逝,那你就“OUT”了。如今的钢城,春季花烂漫,夏季绿成荫,秋季可收果,冬季叶常青,四时更替,各有风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钢企全力推动“工厂变公园,厂区变景区”,三步一景、五步一画的花园式、森林式钢城不断涌现,其中不乏德龙钢铁、陕钢龙钢、方大特钢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些钢城作为景区对外开放后,逐渐成为“城市绿肺”,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了休闲游玩的好去处。钢与城的和谐共融正在火热上演。

2020年9月,河北省邢台市太行山脚下,我国首家具备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资质的在产钢企诞生了。

这家企业,就是自2014年以来以“环保投入不设上限”的魄力坚持绿色发展的德龙钢铁。也正是这家企业的董事长丁立国提出:“环保不但要达标,还要创新。”“钢铁行业面对社会的非议,去抱怨、去争论,都不如把事情做好。通过做好自己影响别人,让事实去证明。”在达标的基础上创新,让事实说话,德龙钢铁做到了。目前,德龙钢铁拥有33个标志性景点、5项世界之最、2座博物馆,还牵头起草了国内首个钢铁工业旅游省级地方标准——《钢铁工业旅游区服务规范》,一步步将“钢与城共生共荣”做到了极致。

德龙钢铁景区,是“人人共建”理念下,注重钢铁精神艺术化表达的产物。漫步于景区中,一尊尊风格各异的钢铁雕塑散落在草木间。这些由职工们利用废旧备件、钢板等打造的创意之作,闪烁着钢铁人变废为宝的智慧火花。景区中还设有钢铁文化休闲体验区、钢铁书法墙、钢铁侠客岛等,并可供游客进行现代钢铁工艺流程实景参观。

自对社会开放以来,德龙钢铁景区累计游客量达27万人次,并成为很多中小学的环境教育基地。大型工业纪录片《钢铁脊梁》中有这样一幕:画面中,德龙钢铁景区迎来了一批小游客,他们在老师和导游的带领下,用白手套随机拂过景区内的花草,在游览结束的时候,手套仍洁白如初。此时画外音响起:“污染少了,蓝天来了,钢铁与人的关系也变了。”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奔腾不息的中华母亲河孕育了华夏文明。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地处汾渭平原、紧邻黄河的陕钢龙钢,环保任务艰巨。

接到《中国冶金报》记者的采访电话时,陕钢节能环保工作负责人正在生产现场进行环保监督检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人人都得为生态保护出把力!在全公司上下的努力下,2020年底,陕钢龙钢龙门钢铁景区成为全国钢铁行业第2家4A级在产工业旅游景区,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该负责人语气中满是自豪,又补充道,“龙钢也成为西北地区首家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业。自从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烟囱连白色蒸汽都不冒了,有时候参观者会疑惑,怎么不见烟囱冒烟?实际上,我们一直在正常生产!”说到这儿,他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芳草如毯,繁花似锦,龙钢绿得浓郁,黄土地变了模样。这满眼的绿意与生机,正是龙钢人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干出来的,透着点关中汉子特有的踏实与真挚。与之相应的,龙钢生态文明建设的光荣簿也越写越厚——国家级绿色工厂、2021年绿色发展标杆企业、国家4A级工业旅游景区、环保绩效A级企业……10年间,龙钢留下了向绿而行的闪光足迹。

2022年6月,方大特钢工业旅游景区正式获批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至此,我国已有3家钢企把生产线变成了“4A级景观线”。

精心打造的树林景观带、富有江南园林特色的水处理中心、焦化湿地景观内悠闲踱步的白鹭和野鸭……在这里,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与鲜明的钢铁工业特色完美融合,游客络绎不绝,日接待量达3000人次以上。

这里也是方大特钢职工拍摄婚纱照的首选地之一。厂房、高炉、绿树、红花,移步易景,步步动心。美如画的钢铁厂区里,往昔的美好回忆和奋斗故事、如今的幸福笑脸和爱的见证,为职工们的绿色家园绘上了幸福底色。

10年间,除3家4A级旅游工厂外,钢铁行业还涌现出了安钢、陕钢汉钢、萍安钢铁等一大批3A级旅游工厂。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钢企把厂区建成景区,“钢铁是绿色的,钢铁是温暖的”这一钢企新形象将愈加深入人心。

“氢”装启新程 “零碳”钢铁不是梦

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

——2022年1月24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在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制造流程、环境经营和绿色制造等方面不断探索,离整体实现“超低排放、超净排放”的目标越来越近。今天的中国钢铁,又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责无旁贷地做起了实现“双碳”目标的先行者,并在碳排放管理、能源结构调整、氢冶金应用等方面率先破局。

行业统筹规划是指路明灯。2021年2月,钢协向全行业发出《钢铁担当,开启低碳新征程——推进钢铁行业低碳行动倡议书》。同年4月,钢协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正式成立。2022年8月,《钢铁行业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术路线图》发布,明确了中国钢铁工业“双碳”技术路径、实施“双碳”工程的4个阶段及重点任务。

企业示范行动是活力源泉。无论是全球首套绿氢零碳流化床高效炼铁新技术示范项目——鞍钢氢冶金项目开工,还是河钢在张宣科技率先启动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项目,亦或是中国宝武开发的富氢碳循环高炉、氢基竖炉,都在全球逐鹿氢冶金技术的版图上,留下了抢眼的中国印迹。眼下,广大钢企更是将“双碳”的战略导向和目标要求融入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宝武、河钢、包钢等钢企已发布“双碳”行动方案目标。在“以氢代碳”新赛道上抢跑的中国钢铁,不断加强突破性低碳共性技术攻关,现已初步形成了氢基竖炉直接还原炼铁技术、氢基流化床直接还原炼铁技术、高炉富氢冶炼技术和富氢熔融还原炼铁技术等四大技术路径。


微信图片_20221017231541.jpg

图为鞍钢集团氢冶金项目开工仪式现场。

产业协同联动是共赢法宝。德龙钢铁与长城控股、立本能源联手打造全球领先的氢能产业生态,国内首家“钢化联产—氢冶金”试验基地在荣程集团成立……广大钢企携手上下游行业企业推动全产业链能源结构变革,成果颇丰。以此为基础,具备一定规模的低碳产业生态圈建立起来。比如,中国宝武于2021年11月牵头成立的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由来自世界15个国家的62家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组建,旨在推进基础性、前瞻性低碳冶金技术开发及合作交流,形成钢铁低碳价值创新链。又如,钢协于2022年5月发布的我国首个工业品EPD(环境产品声明)平台——钢铁行业EPD平台,为中国钢企提供了以国际统一标准和规范来发布产品环境声明的平台,有助于消除国际同行及上下游行业企业对中国钢铁的误解,促进钢铁及相关产品的绿色国际贸易。

……

眼下,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发展的合力正在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多个领域凝聚起来,可以预见,钢铁制造“低碳”甚至“零碳”工艺产业化不再遥远。

从“等风来”到“常态蓝”,从极简工业风到春色满园,10年来,中国钢铁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虽历尽艰辛,但成绩斐然。不过,钢企间节能环保水平的参差,区域钢铁总量与环境容量、承载能力的矛盾,钢铁生产对化石能源的绝对依赖,钢企对突破性低碳共性技术和“双碳”人才的需求,无一不紧迫,无一不敦促中国钢铁在史无前例的全新挑战中,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和绿色低碳转型向更深、更广发展。

曾经追赶世界,如今引领全球;曾经举步维艰,如今绿色创新。中国钢铁绿色发展的底色已然铺好,实现“双碳”目标、圆梦“绿色低碳钢铁”指日可待!